首页 生态建设 人民日报 (1999-11-29)

“三北”开发沙棘资源生态效益好,种植总面积达二千多万亩


本报讯 记者 高新庆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三北”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工作会议获悉:我国开发沙棘资源的“生态工程”,经过十多年努力,已大见成效。目前“三北”地区沙棘总面积已达二千多万亩,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被专家称为“地球上的月球”、“地球环境癌症”的砒砂岩地区也发展了一百一十多万亩。沙棘有耐干旱、耐瘠薄、耐酷暑、耐严寒、生长快的特点,是北方干旱、高寒地区快速恢复植被的有效树种。

  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德胜西乡黑毛兔沟种植沙棘七年后,植被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一,侵蚀模数由每年四万吨/每平方公里,减为零点五万吨/每平方公里,显示出巨大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关君蔚就此评价说:“利用沙棘治理砒砂岩的成功,表明治理黄河的泥沙问题和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找到了钥匙。”目前伊盟在砒砂岩区沙棘种植面积达八十万亩。伊盟的经验正向晋陕两省砒砂岩区和其他地区推广。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土壤侵蚀/流失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