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建设∶水∶湖泊/水库 人民日报 (2006-07-18)

淤泥“吃掉”刘家峡 15 亿立方米库容


本报兰州 7 月 17 日电(记者 曾华锋)

  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由于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安全运行受到威胁。目前,全国人大有关部门把《关于支持甘肃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的 12 项建议之一,交由水利等部门承办,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即将拉开序幕。

  据了解,刘家峡水库是上世纪 60 年代国家在黄河上游修建刘家峡水电站形成的,库容 57 亿立方米,库区流域面积 298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140 平方公里。水库工程建成以来,为陕、甘、宁、青、内蒙古提供了大量电力能源,促进了 5 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库区沿岸植被稀少,水库岸坡经常发生滑坡、崩塌,水土流失极其严重。

  7 月 13 日,刘家峡水电厂有关人士对记者说:“刘家峡电厂自发电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淤积于水库中,致使刘家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十分严重,整个水库的实际有效库容由建坝时的 57 亿立方米减少到 42 亿立方米,已损失库容 15 亿立方米。电厂水库由黄河干流及洮河、大夏河的河水汇集而成,其中主要的泥沙威胁来自洮河。”据了解,洮河年平均来水量 51.7 亿立方米,仅占刘家峡库区来水量的 18%,而年来沙量却高达 2860 万吨,占到坝前年来沙量的 31%。

  近年来,库区沿岸的永靖、东乡、临夏、积石 4 县和临夏州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但库区每年还面临大量泥沙沉淀,刘家峡水电厂只能排掉不到一半的泥沙,剩下的大部分泥沙都要淤积在库中。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新近完成的《关于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问题的建议》报告显示,刘家峡水库淤积泥沙已占总库容量的 25%,水库已失去部分沉淀功能,严重地威胁着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更为严重的是加快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给黄河防洪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水土流失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几十年后,刘家峡水库的调节功能将丧失。

  库区所在地临夏州政府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已编制完成了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建议书,计划在刘家峡库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309 平方公里。

  同时,刘家峡水电厂的广大科技人员也自力更生,研究出多项技术治理泥沙危害。刘家峡水电厂一边植树种草,改善库区环境;一边准备在洮河口对岸增设一个直通坝后的排沙洞,使泥沙不经过坝前而直接排出库区,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库区泥沙淤积对刘家峡水电厂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目前,排沙洞工程已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即将上马。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