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多样性 中国青年报 (2000-08-26)

享受科技恩惠 规避潜在风险
我国签署《生物安全议定书》


本报讯(记者 张可佳)

  记者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8 月 8 日,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我国成为该议定书的第 70 个签署国。

  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人类不能确保合理地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生物安全就是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签订,使生物技术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了国际规定。70 多个国家的共同签署,标志着它已是全球管理转基因活生物体越境转移的国际法规定性文件。

  近 10 多年来,我国的生物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转基因抗虫、抗病毒、品质改良农作物和林木已有 22 种进行了田间试验。其中抗虫棉、抗病毒番茄等 4 个农作物品种已开始商品化生产。

  我国转基因动物、微生物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田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面积居世界第 4 位。我国也从国外进口大豆等品种的转基因活生物体,一些国外公司也以多种形式在我国开展转基因研究和试验。因此若不以有效措施加以监督管理,转基因活生物体的环境释放(田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将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和威胁。

  据悉,我国已编制完成《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相关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国家方案,并将尽快建立监管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