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人民日报 (2005-10-14)

农田水利建设成绩喜人
255 个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58 亿公斤,节水 70 亿立方米


本报南宁 10 月 13 日电(记者 赵永平)

  从此间召开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五”期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喜人成绩,全国有六成多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58 亿公斤,节水 70 亿立方米,“卡脖子”问题基本解决;6000 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
革循序推进,农村水价改革完成由福利型向商品型的历史性转变。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五”期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截至 2004 年底,国家累计投入 136 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 402 个大型灌区中的 255 个进行配套与改造。2005 年最新项目评估结果显示,已改造的大型灌区,严重病险和“卡脖子”问题基本解决,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 5800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58 亿公斤;灌溉水利用系数从 0.42 提高到 0.48,新增节水能力 70 亿立方米。

  农村人畜饮水解困目标基本实现。

  五年间,中央共安排国债资金 103 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和群众自筹资金,总投入约 200 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 80 多万处,使 6000 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

  据介绍,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抓紧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重点建设农村饮水工程、节水灌溉和水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节水/再利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