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人民日报 (2005-04-21)

解决农田输水“卡脖子”问题
十三亿元投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本报北京 4 月 20 日讯(记者 赵永平)

  从水利部获悉,为解决农田输水“卡脖子”问题,增加农业效益,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以粮食主产区为主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央投入 13 亿元,重点安排北方地区、粮食主产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项目,适当新开部分老化失修严重、增产潜力大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继续实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据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介绍,1998 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截至目前,国债资金投入共计 78.03 亿元,地方配套 73.67 亿元,对 402 个大型灌区中的 255 个灌区的骨干工程进行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3.2 亿亩,实现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300 多亿公斤的效益。

  到 2004 年,全国灌溉面积已发展到 9.1 亿亩。其中大型灌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1%,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 22%,创造了全国农业总产值的 1/3。但目前我国许多农村水利建设还处于“吃老本”状态,灌排设施不全,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衰减,不少耕地还是引不进、灌不上、排不出的低产田,不但难以支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根据《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到 2015 年,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和田间工程全部改造和配套后,可以节水 330 亿立方米,增加供水能力 200 亿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500 亿公斤。这意味着大型灌区将承担粮食安全所需新增灌溉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的“半壁江山”。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节水/再利用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