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人民日报 (2003-02-10)

水资源开发利用 , 一“柜”解了千年愁


本报记者 罗昌爱

广西凤山县农民在地头修建集雨水池———“地头水柜”,将雨水“储存”起来,走出了一条解决干旱、恢复生态平衡、再造秀美山川的新路子

  春节前夕,记者到广西凤山县农村采访。放眼望去,原来斑斑点点、垦荒种粮的山地,如今都披上了诱人的绿装。农民们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们餐桌上的大米饭、塘鱼、蔬菜和水果都是自家生产的,这是他们的祖辈无法想象的。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得益于凤山县发展“地头水柜”。

田间地头 建“柜”蓄水
16 户农民的新创造

  凤山县地处广西西部,石山面积占 58%,土山、丘陵面积占 42%,属岩溶地貌,土层薄、保水性差。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全县 16.4 万亩耕地中,水田仅有 5.8 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仅有 2.8 万亩。大部分耕地处于“三天无雨地冒烟,一降大雨便遭涝”的易旱易涝状态,不仅种不了水稻,就连旱地作物收多收少也全听凭“老天爷”左右。干旱、缺水,成了卡住凤山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农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

  为解决人畜饮水难题,凤城镇兴隆村弄雷屯村民庹千里、罗昌奇等 16 户人家,早些年各自在房前屋后建起了把雨季的水和山涧里的水积储起来的“家庭水柜”。饮用之余,他们还将积蓄的水用来浇灌受旱的农作物,或索性把旱地改成了水田。由于有足够的水浇灌,大旱之年,农业作物不仅稳产保收,而且那些“旱改水”的稻田,粮食亩产由原来的 170 多公斤猛增到 630 公斤。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琢磨着将“水柜”建到地头,让庄稼在干旱时也能“有水喝”。

  “从前想吃大米,要等到过节或生病的时候。”这辛酸的记忆,对中亭乡柏林村农民骆尚留来说,随着“地头水柜”的兴建成为历史。1998 年,骆尚留带着全家艰苦奋战,先后建成了 4 个总容量 581 立方米的“地头水柜”。结果,4 亩“旱改水”稻田年产粮食 2000 多公斤,昔日一年中难得吃几回大米饭的骆家,不仅破天荒地吃上了自家产的大米,还成了余粮户。有了足够的水,骆尚留又开始种菜、养猪和办沼气等,年纯收入增加 13000 多元。

  “一柜解了千年愁。”凤山县委、县政府从群众的创造中看到了解决干旱“历史难题”的希望。凤山“地头水柜”发挥了巨大作用,群众看到好处,修水柜的积极性更高。

自己管理 自己使用
“自留水”成为特殊的“财产”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凤山县委、县政府采取“群众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办法,帮助每个农户在自己责任地地头,至少修建 1 到 3 个容量平均不小于 60 立方米的“地头水柜”。同时还明确规定:“地头水柜”谁建谁所有:农户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政府发给证书,属于农户一份特殊的“财产”和“自留水”。

  为建好“地头水柜”,凤山县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一鼓作气建了 500 个“地头水柜”示范点。这些“地头水柜”由农业、水利部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合理布局,标准高、质量好。“地头水柜”示范点建成后,凤山县先后 3 次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

  通过政策启动,示范引路,凤山县农村各族群众兴修“地头水柜”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各家各户争先恐后地把技术员“抢”到自家责任地头指导选址、制作规划。许多村屯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建水柜的生动场面。据统计,有 16 万农村人口的凤山,“地头水柜”建设高峰期,每天上工人数近 10 万人。村民们在家说“水柜”,出门说“水柜”,赶集为“水柜”。

  在凤城镇兴隆村,70 多岁的罗秀荣一边和孙子们清理“地头水柜”底池,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他种了半辈子的地,还没想到在地头把水保存起来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春节前夕,老汉天天与孙子们一起修“水柜”,家人劝他歇歇,在家为孙子们准备些年货,干些轻活。老汉拒绝了。他意味深长地说:“修‘地头水柜’,这才是给孙子们留下吃得用得最长久的‘年货’呀!”

  据统计,凤山县在不到 3 年的时间里建成了 19789 个“地头水柜”,总容量达 165.46 万多立方米,受益农户 16329 户,新增水浇地 42000 亩,完成旱地改水田面积 8100 亩,其中有 4200 亩已经种上水稻并有了收成。按每个“地头水柜”投资 3000 元计算,19789 个“地头水柜”所需要花费的投资约为 6000 万元。实际上,县里只为每个“地头水柜”补助 700 元,用于购买钢筋、水泥、炸药,其余投资全都是农民自己解决的。

山绿鸟栖 水秀鱼跃
告别“丰歉不稳”历史

  有了“就在地头的水池”,凤山县农业告别了年年“等天靠天、丰歉不稳”的历史,实现了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变干旱地区为“鱼米之乡”的耕作变革。

  两年来,尽管连续遭遇大旱,凤山县的粮食产量却连创历史上最好收成。据不完全统计,最先实现“旱改水”的 4200 多亩水田,平均亩产比原来种植旱地作物高出 2 倍以上。此外,“地头水柜”还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仅冬菜一项,全县今年就已发展到 3 万多亩。

  “地头水柜”对恢复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粮食作物单产的提高和农业综合开发所产生的效益,原来毁林种粮的耕地正逐步实现退耕还林。凤城镇兴隆村弄雷屯建成 54 个总容量为 1.2 万立方米的“地头水柜”。“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村民们主动将原来毁林开荒的 260 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封山育林 2600 亩,种植果树 75 亩。建“地头水柜”之后,凤山全县已经实现退耕还林 3 万多亩,封山育林 96.73 万亩,发展八角、油茶、杉树等经济林木 98.62 万亩。

  “地头水柜”让凤山农民摆脱了贫困。一个山绿鸟栖、水秀鱼跃的新凤山给干旱地区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们赞叹“地头水柜”是集丰收、致富和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柜”。

  在“凤山经验”的启发下,广西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大建“地头水柜”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地头水柜”近 40 万个。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王斌来

  小小“地头水柜”,解决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的大问题,凤山县农民的首创的确了不起。

  因为缺水,凤山农民饱受干旱和贫困的煎熬;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凤山农民脱贫致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一历史性变化中,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起了关键作用。

  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又是创新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一条重要经验。对 16 户农民建“水柜”的创造,凤山县委、县政府敏锐地发现这里面的价值,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宣传推广,最终把小打小闹变成了造福农村的富民举措,颇有眼光。正因为决策建立在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的基础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热情参与。

  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村民自治……无一不是农民群众的首创。我们党正是由于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才使新时期的农村建设生机勃勃。但是,也有个别干部自以为高明,对群众的创造,要么瞧不起、冷眼旁观,要么不问青红皂白横加阻拦。结果是力气没少费,工作还是没有抓上去。实践出真知。农民群众生产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在农村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引导好、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集中民智谋发展大有裨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必须大力提倡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调水/用水管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