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中国水利报 (2003-01-28)

节水富礼泉——陕西礼泉建设节水县的启示


  本报记者 王辛石

  礼泉——典型的渭北旱塬区,县内年均降水量不足 550 毫米,没有一条可以引水灌溉的河流;礼泉——全国苹果第一大县、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和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多年来,陕西省礼泉县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大规模的节水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6200 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21.49 万亩。已建成的节水工程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节水总量 1340 万立方米,增产粮食 680 万公斤,增加果品产量 6450 万公斤,增加农业产值 7100 万元。“节水富礼泉”的实践证明,节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启示之一:革命性措施需要革命性手段,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建设经济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

  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礼泉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兴水治旱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抗御干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走节水型农业的思路与对策,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逐步提高,达到蓄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开发地下水,多引过境水,以期实现自流灌区输水混凝土 U 形衬砌化、井站输水管道化、经济林果微灌化、节水灌溉产业化的节水发展思路。1997 年春,县委做出了狠抓农业基础建设,以水为龙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决定,明确提出到 2000 年,重点在北部山区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20 万亩,实现人均一亩水浇园,人均增收 1000 元的目标。为确保目标实现,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礼泉县民办水利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等,用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县财政每年拿出 200 万元投入水源和节水重点工程建设。同时,社会各界先后为节水灌溉捐资 160 多万元。据统计,“九五”以来,全县群众投入水源和节水工程建设的资金近 5000 万元,较好地发挥了群众的投入主体作用,保证了节水灌溉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启示之二:立足县情抓发展,用清晰的思路保证节水目标的实现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礼泉提出了要突出区域特色,实现优势互补思路。在水源奇缺地带,打窖蓄水,集雨补灌,兴建微型节水工程;在水源条件较差的地区,以户为单元,自建、自用、自管,全面推行果园微灌;在有条件的地区,结合甘露工程和乡镇供水工程发展规模节灌,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具体实施中,北部山区利用房前屋后、场院道路集聚天然降雨,打窖蓄水,发展微型节水工程。在中部缺水区利用泔河一库水源,兴建南水北调提水工程,进而发展节水灌溉。在南部平原灌区实现了渠井双灌,地表水、地下水合理调配。

启示之三:积极探索运行机制,依靠管理带动节水效益

  为了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礼泉县本着新工程、新机制、新水价的原则,从理顺机制入手,先后改革了 1500 多处“五小”水利工程,并对民办节水工程由投资者自行管护;集体所有节水工程采取承包、租赁和股份改造等形式,落实管理责任;县属重点节水工程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积极探索节水灌溉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刀东千亩喷灌工程组建灌溉管理站,与石潭镇水管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项目区全面推行以统一墒情观测、统一组织灌水、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更新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为内容的“六统一”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陵万亩集雨节灌工程由县、村双方分别投资兴建管道工程和抽水站工程,按投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合作经营,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同时在项目区,逐步实行节水灌溉水价优惠,大水漫灌水价上扬,用价格杠杆促使节约用水。双河万亩喷灌工程成立了礼泉县双河排灌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主要负责灌溉供水和设施的运行管护。农民用水者协会由农户代表组成,主要负责组织农户用水灌溉和收缴水费,逐步走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节水/再利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