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人民日报 (2002-02-21)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大量国债投向农业和扶贫领域


本报讯(记者 彭俊)

  1998 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农业和扶贫领域的国债投入,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了农村广大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面貌。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安排国债资金 55 亿元,重点用于农业动植物保护工程、农业良种工程、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牧草种子基地和渔政渔港建设等方面。先后建设了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初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促进了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方面,共使用国债资金安排了 247 个大型灌区的 591 个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总投资 63.45 亿元,其中中央投资 35.43 亿元,地方政府和群众集资 28.02 亿元。共可完成砼 320 多万立方米,石方 1400 多万立方米,土方 11400 多万立方米,配套改造建筑物 2 万多座,干支渠道防渗 2760 多公里。通过几年的项目实施,初步解决了部分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和病险工程的除险加固,提高了供水能力,减少了用水浪费,缓解了灌溉用水矛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方面,最近两年,国家在国债投资中共安排 33 亿多元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将使 1963 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这些效益非常显著的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使农民群众节省了劳动力,减轻了负担。据水利部门实地调查,按 4 口之家每年减少取水 50 个工日计算,2000 年和 2001 年解决 1963 万人饮水困难后,每年可节省劳动工日 2.4 亿个。稳定洁净的水源,也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通过初步测算,人畜饮水工程预计每年可为农民减少医药费支出上亿元。

  在扶贫方面,1998 年国家发行国债以来,先后安排扶贫国债投资共计 82.3 亿元。其中,以工代赈 70 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9 亿元,青海农业开发扶贫项目 3.3 亿元。连同地方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等投资,建设总规模达到了 140 亿元。扶贫国债投资在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拉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促使很大一批贫困人口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为贫困地区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经济与环境∶投资∶国家投入与政策
可持续发展∶贫困与脱贫
农业农民农村∶农村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