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光明日报 (2001-11-07)

宁夏灌区农民用水变“吝啬”了


本报记者 庄电一

  过去,宁夏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大手大脚”惯了;如今,他们变得“吝啬”起来:能少用就不多用,几乎是“惜水如油”了。

  宁夏引黄灌区沟渠纵横,排灌畅通,灌溉农业相当发达。过去,每到灌溉季节,大水横流,冲路填沟的景象随处可见。如今,再也看不到前几年常见的跑冒滴漏现象了。不论是水田,还是旱田,水灌溉得都恰到好处。大水不再漫灌,渠水也不再横流。不久前,记者在青铜峡市峡口镇任桥村看到,田里水平如镜,而旁边的排水沟几乎是干涸的。记者问这个村的小队长兼淌水员:“你们用水怎么这么省啊?”他回答说:“我们村现在是‘一把锹’淌水。省水就是省钱,省水就是减少生产成本;浪费水,就等于浪费钱。现在,全村人都懂这个理了!”

  2000 年,宁夏大幅度提高了引黄灌区的水价。自治区政府和各市县政府都确定了节水目标,节水的意识开始深入人心。为了解决灌“大锅水”问题,有些市县还划小了计量单位,量水到支渠口。为了节水,有些地方成立了用水协会,推行渠道承包。管水的和用水的环环相套:节了水,大家都获利;浪费了水,谁都没有好处。

  青铜峡市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现在已有 106 条支渠实行了承包,成立了 18 家农民用水协会,光承包签字仪式就举行了 13 场。市上向承包人发放了承包证,向农户发放了水费收缴卡。一些农民主动提出要减少用水量大的水田面积,增加旱作物。那些仍种植水稻的农民,普遍推行了水稻控灌技术。在青铜峡市,水稻控灌面积从无到有,仅几年就达到 95%。过去,收缴水费是个难题,搭车收费现象普遍存在,农民也有抵触情绪。现在,农民有了水费卡,用明白水,交明白钱,心甘情愿。今年灌溉开始不长时间,全市农民上交的水费就已经超过 70%。

  青铜峡市中滩乡南庄村去年每亩节水达到 800 多立方米,全村节水达 32%。这不仅在青铜峡市而且在全自治区都是最高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村有个非常管用的农民用水协会。协会由会长、副会长、执委共 7 人组成,每个执委承包一条渠。这样,每条渠、每块农田都千方百计节水。会长张明兴告诉记者,每立方米水价是 6 厘钱时,全村平均每亩水费是 32 元,去年水价上涨了一倍,每亩仅增加了 6 元。有一条水渠灌溉的农田每亩只有 28 元,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为避免渠水渗漏,这个村的群众还自愿集资砌护了 2.5 公里渠道。由于去年圆满完成了节水任务,7 名执委各获得了 500 元报酬。今年,他们满怀信心地与上级签订了新的责任书:再节水 10%,将每亩水费由 38 元降至每亩 34.2 元。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节水/再利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