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中国水利报 (2001-10-30)

用好政策夯实基础——赣抚平原灌区改革发展侧记


吴克昭 陈震宇

  赣抚平原灌区是江南最大的引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120 万亩。40 多年来,灌区为包括南昌市在内的工农业生产、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由于投资渠道不畅、工农业供水水价严重偏低,加上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工程效益和灌区管理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严重衰减,灌区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九五”期间,该灌区管理部门看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好用足政策,3 年内实施了两次工业水价调整。1997 年,他们把工业水价调整作为灌区改革的一大突破口来抓。经过多方努力,灌区工农业水价提高了一倍。两年后,根据省政府批准的《赣抚平原灌区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向省物价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了水价改革方案。去年 11 月,灌区内工业及城镇供水标准再次调整,工业水价由每吨 0.10 元调整到 0.15 元,生活水价由每吨 0.06 元调整到 0.10 元,发电水价由每千瓦时 0.025 元调整到 0.0432 元。两次调整使灌区水价改革向按成本收费、按方收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争取支持,夯实基础,连续 4 年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1997 年初,他们成功申报到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4 年累计投资达 5000 多万元。到去年底,灌区内基本消除了干渠以上大型工程的险情隐患,有效提高了渠道利用系数和水利用率。去年灌区虽遭遇大旱,但无一农田受灾,经初步评估,抗旱减灾效益达 1.58 亿元,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抓好试点,搞好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几年来,灌区在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在推行以“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农户”为主要内容的用水户参与管理(SIDD)的改革上积累了经验。过去,灌区在管理模式上长期依赖行政管水,只求按亩交费而不管水的利用率和灌溉效益。去年 12 月,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大型灌区改革试点工作通知》要求,灌区在南昌县麻乡镇高胡村成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四干新五斗渠农民用水者协会。此后又在南昌县向塘镇成立了二干六农渠农民用水者协会,并确定为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灌区开始放开末级渠系管理,将灌区支渠以下的工程维护、配水、水费收缴等工作,全部交由具有法人资格、能照章经营的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

  ——放水养鱼,搞活多种经营。几年来,该灌区找准市场,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灌区经济,先后组建了工程建筑、城镇供水、宾馆餐饮等经济实体。1997 年,建筑工程公司和劳动服务公司抓住机遇,进占市场,在长江九江大堤除险加固工程中争得了一席之地;江水大厦则以优良的服务、低廉的价格,在激烈的宾馆餐饮业竞争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目前,全局有近三分之一的职工在经济实体工作,各实体初步达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而有效缓解了灌区管理部门的经济压力,客观上降低了工程运行成本。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定价/交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