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新华社 (2001-02-01)

一口水窖两亩田石山处处变青山


新华社贵阳 2 月 1 日电(记者 周晓农、何云江)

  当有了“一口水窑两亩田”时,山也清了,水也绿了。贵州兴义市则戎乡的农民,改天换地锲而不舍,终于在岩溶地貌上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进入则戎,青山之下,石混结构清水汪汪的水窖,随处可见。这些水窖,六七米长、五六米宽,一人多高,按蓄水 600 立方米以上的高标准修建。农民们用一条条理出的小沟,将山水收进水窖。水窖底部是一个木塞子,抽出即放水,塞紧就蓄水。即使十天半月无雨,也能保灌两亩田。沟谷里垒石造出的层层梯田,也能保水。窖、田配套,既蓄水保水,也减轻了山洪冲刷,旱涝都能保丰收了。

  打厂村共有 700 来亩坡耕地,其中 400 亩已由坡土改为梯土。建 101 个水窖后,又将 250 亩梯土改为梯田。村支书赵元祥说,村民们从前在岩溶上的石旮旯里种包谷,种一坡收一箩,亩产只有二三百斤,坡改梯后亩产也不到 250 公斤,变成田种水稻后,亩产可达 500 多公斤,一下子结束了世代受穷的生活。

  则戎坚持数年,坡改梯面积 8000 来亩。为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乡政府又采取每建一个达标水窖,无偿补助 800 元的方法,鼓励村民家家户户建水窖。全乡建起水窖 1000 多个,梯土改为梯田的达到 2000 亩。大多数人家,还在房前或屋后建了饮用水窖,加盖并过滤,长期以来饮水难的问题也解决了。

  赵元祥说,建一个灌溉用水窖,要花投资 4000 元,投入的主体还是农民。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挣了钱,从而大大加快了建水窖的进度。有了基本农田后,农民用于田里的净工作时间,一年只有 3 个月,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出去打工,或者发展多种经营,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去年达到 1500 元,不少农户还盖了新房。漫山遍野砍树“剃光头”开荒种粮的事也没有了。

  同行的则戎乡党委陶绍祥书记说,农民从农田基本建设中尝到了甜头,纷纷退耕还林,石山就成了青山,现在森林加灌木,全乡 35.6% 的土地已披上了绿装。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水土流失治理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节水/再利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