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种植业 人民日报 (2002-01-13)

立草为业,以草兴牧
陕西大力发展草产业


本报西安 1 月 12 日电(记者 孟西安)

  新年伊始,三秦大地传来好消息:陕西省把大力发展草产业当做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取得可喜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计人工草场保留面积达 1000 万亩。

  年前,记者来到延安市宝塔区燕沟示范区山峁上,1999 年 8 月初朱镕基总理来此视察时,这里还是寸草不生之地,如今满眼已是长满了半人多高的苜蓿草,只见空中飞鸟鸣叫,草中野兔蹿跑,宝塔区区长冯毅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这里是兄妹开荒、夫妻种粮,如今到处是兄妹种树,夫妻种草;不少地方不仅发展“大棚菜”,还种起了“大棚草”。

  种草改善了环境,促进了畜牧业发展,也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草的积极性。据统计,“九五”期间,陕西省每年人工种草 200 万亩,改良天然草地 50 万亩,自 1999 年以来,每年人工种草达 300 万亩。为了增强草产业的发展后劲,陕西省建成了省级牧草、引种示范园和 4 个牧草引种试验基地,筛选出一些适合本省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先后建成紫花苜蓿、沙打旺、三叶草等优质牧草种基地 10 万亩,年产牧草种子 150 万公斤,不仅保证了省内种子需求,还成为全国最大的草种生产基地。

  陕西省在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的基础上,日前还决定通过扶持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做好草的加工利用以及建设草产品流通市场,逐步建成产、加、销一体的草业生产框架,达到“立草为业,以草兴牧”的目标,力争到 2005 年全省人工草场累计保留面积达 1500 万亩,2010 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达 2000 万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