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耕种 经济日报 (1999-09-01)

开发耐盐经济植物发展我国盐土农业


李贵鲜

  去年,我参加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时发现,由于淡水资源短缺,沿海地区大量盐碱地长期无法利用。因而提出扩展思路,选育并种植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耐盐植物,在适宜地区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设想。

盐土农业发展现状

  盐土农业是利用各类盐土、荒漠和咸水种植耐盐碱植物的农业。发展盐工农业,关键要培育出耐盐性强、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本世纪 30 年代以来,各国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进入 90 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 1978 年开始进行海水灌溉农作物的研究,历时 18 年,耗资 2000 万美元,终于获得成功。他们从 800 多种盐生植物中培育出 20 多种生存力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喜盐作物新品种,海蓬子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种。海蓬子生长适宜高盐度海水,对其进行全海水浇灌的大规模试验,已在沙特阿拉伯、墨西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印度等国家几个规模达 250 公顷的样板种植场获得成功。阿联酋巳种植 1000 多公顷。海蓬子在大田中的生物产量每亩 1100 多公斤,种籽亩产 110 一 130 公斤。

  另外、以色列从 70 年代开始,利用远缘杂交方法,培育了一系列耐盐蕃茄品系,并已建成利用海水浇灌生产蓄前的规模化工厂。意大利用海水浇灌白菜、甜菜等作物,长势良好,并且含糖量增加。加拿大的耐盐、耐寒的紫羊茅品系,美国的全海水浇灌的大麦品种、印度的耐 80% 海水的春小麦等,都是利用现有的耐盐或盐生植物品种,经海水浇灌驯化,逐步淘汰选择,提高其抗盐性、最后选育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培育出更多的适应海水灌溉的粮、油、菜类作物。

  我国有盐生植物 420 多种,占世界盐生植物种类的 1/4。早在 60 年代,南京大学就从英国引进了抗盐植物大米草,70 年代末又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主要用于保滩、护堤、保淤,效果明显。目前我国海滨潮间带已形成人工米草植被 80 余万亩。

  80 年代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先后从国内外引种驯化 80 多种经济盐生植物,并在东营市建立了 400 多亩的盐生植物园。现正在进行种植试验的有耐盐蕃茄、耐盐芦笋、耐盐甜菜,可用海水浇灌的大麦,以及沙枣、苦楝、枸杞、白蜡、椿树、海棠、白刺、甘草、牛蒡、麻黄、中华补血草等耐盐植物。专家们发现,我国的碱蓬和盐地碱蓬是类似海蓬子的盐生植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 1977 年起对碱蓬的作物化进行了多方面研究,1993 年在青岛海滨盐碱地(含盐量 1% — 3%)种植碱蓬 300 亩,用含盐量为 2.8% 的水浇灌,平均每亩种籽产量为 120 公斤。目前有关专家已初步掌握了碱蓬和盐地碱蓬的高产栽培技术,根据产量测算和效益分析,其应用前景比海蓬子更为乐观。我国盐碱地多分布在长江以北、黄河流域,培育、种植适宜这一带生长的碱蓬属植物(全国共 20 种),对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单位还对盐生植物的加工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如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利用碱蓬籽油生产出了具有抗癌、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功能的共轭亚油酸。目前正筹备进行工业化生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碱蓬高级食用油、深加工蔬菜、亚油酸等系列产品的工艺技术已经成熟,部分产品已经上市。

盐土农业潜力巨大

  我国有盐碱化土壤 5.2 亿亩,其中盐碱地 1.5 亿亩。多年来,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盐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的作法是利用淡水洗盐压碱,改良土壤,种植传统作物。这种作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淡水资源不足,因而利用盐土的规模和效果长期难有大的突破,目前耕地盐碱化呈继续发展趋势。

  耐盐植物可以在普通农作物不宜生长的水土条件下种植,大力发展盐土农业,在各类盐土、荒漠上种植有经济价值的耐盐植物,并利用海水、地下咸水灌溉,开辟了一条开发利用盐土更为经济、有效的新途径,将收到经济、生态、社会三重效益。

  根据世界盐土农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目前研究、开发情况,如果我们从发展战略上引起重视,政策措施得力,加大适宜我国种植品种的研究、引进和综合开发力度,今后 10 年,将会出现更多的重要成果,并在产业化开发上有大的突破。到 2030 年我国人口高峰期,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将对发展盐土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来。届时、通过盐土农业途径开发 2 亿亩盐碱化土壤、1 亿亩盐碱地是完全可以做的。这样,至少可以解决 2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1.5 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并逐步解除耕地盐碱化的危害。

  建议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抓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 2015 年长远规划以及国家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做好宏观规划以及协调、资金投入、综合开发等工作,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在组织联合攻关上下功夫,并积极探索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市场机制,使盐土农业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土地利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