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畜牧业 中国环境报 (2003-12-11)

资源限制阻碍我国草原畜牧业研究


张目 朱国亮

  草原畜牧业专家日前指出,作为世界草原资源大国,我国草原畜牧业仍属于弱势产业,相关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一现状主要是由资源限制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存根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西部草地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观点,认为资源限制是中国草畜业发展与研究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阐述说这种限制包括草原退化严重、草原灾害频繁、草原超载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3 个方面。

  张存根说,目前我国有 90% 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而且每年还以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直接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发生草原火灾比较严重的国家,在近 4 亿公顷的草原中,易发生火灾的占 1/3。此外,我国牧区人口长期以来不断增加,北方干旱草原区人口密度达到 11.2 人/平方公里,是国际公认的干旱草原区生态容量的 2.24 倍。人口增加带动了畜牧头数的过度增长。据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测算,我国北方草原平均超载已达 36.1%,这使草原无法得到休养生息,造成草原生产力大幅下降,草原承载能力脆弱,加剧了草畜矛盾,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外,张存根分析指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资金、人力人才、科学技术的相对滞后也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草原畜牧业的相关管理与研究人员应从这些限制因素上加大工作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草畜产业的合理、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黄德林同时指出,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 4 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40%,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世界第二位的草原大国。然而直到目前,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地位在国民经济中仍不十分重要,主要原因是我国草地自然条件恶劣,牧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受教育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草原畜牧业的重要性在新的发展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正确找出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并对其加以研究和解决,是目前国家农业管理部门与农业研究人员的当务之急。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建设∶植被∶草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