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畜牧业 人民日报 (2003-03-29)

构筑防沙屏障铺设小康之路
山西打造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


本报太原 3 月 28 日电(记者 罗盘)

  连日来,跋涉于山西雁北高原,喜见大片荒山荒坡树长草蔓,农家圈栏牛羊成群,日益好转的自然生态与日渐富裕的农家生活相映成辉。春风春雨中,省委书记田成平欣喜地说,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正成为京津和华北的生态屏障,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全区新增林草绿化和天然林草保护面积 1736 万亩,农民人均收入去年增加了 585 元。

  怎样结合山西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山西省委主要领导认识到,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奔小康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力度。雁门关区域横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 4 个地市,有 28 个县区,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之一。全区十年九旱,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近一半。一年前,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成立雁门关治理领导小组,提出 10 年内逐步投资 144 亿元,建设以牧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

  3 月的雁门关春寒料峭,但在五寨县刘台乡,农民颜万葆正趁着雨雪种草籽,修羊舍。他说:“全村 300 多户人家,家家都建了牛羊圈,村里的 720 亩地全都种上了沙打旺牧草。”大同市委书记来云龙正带领机关干部在雁门关外种草。他指着起伏的山峦说,这一带全部实行了封山育林育草,牛羊圈养。去年以来,雁门关一带 240 个流域、150 座山头、1 万多个地块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

  “过去土里刨食粮,越刨越饥荒;如今种草养牛羊,致富奔小康。”修复生态环境与发展畜牧经济并举,使雁门关农民找到了小康之路。宁武县谢家坪村农民尹旺材过去开荒种玉米,不仅破坏植被,每亩收入不到 300 元。去年他和村民们一起改种苜蓿,圈养牛羊,每亩增收 290 元,户均年收入突破 3 万元。山西省对畜牧经济加强引导和服务,建设雁门关大型畜牧项目 42 个,并投入 2300 多万元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区域内引进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和波尔山、萨福克、道赛特等优种羊,建成养殖示范园区 205 个、养殖示范户 16800 户,引导农民从发展畜牧经济中得到实惠。同时,各级政府积极壮大畜牧龙头企业,为农民推销畜牧产品。朔州市以优惠政策吸引蒙牛、汇源、伊利等集团来投资,全市已发展奶牛养殖户 3 万多家。目前,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了 3.8 个百分点。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可持续农业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