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农民农村∶畜牧业 中国环境报 (2003-03-25)

实施休牧育草 开发绿色食品
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


本报讯(记者 安世远)

  为加快改善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步伐,青海省确定将发展生态农牧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今后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心,加大生态农牧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和休牧育草工程实施力度。

  长期以来,青海省农牧业经济一直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理念使许多地区单纯追求牲畜数量,严重的超载过牧使得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走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在调整农牧业和农林牧区经济结构上,青海省明确两大重点,一是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继续扩大蔬菜、中藏药材、花卉等特色产品种植面积。二是抓好生态畜牧业发展,走舍饲圈养、种草养畜、畜产品深加工开发之路,提升畜产品质量和经营水平。广大农牧区都将以休牧育草、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加大生态治理和建设。

  同时,全省将抓住国家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机遇,突出抓好三江源区、环青海湖区、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地区休牧育草前期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实施快退、早退、多退,扩大规模,加快进程。全面启动“三江源”区玉树、果洛两州 12 个县 1540 万亩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位。同时,青海省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解决好退耕还林还草中的粮食发放问题及退牧还草中的牧民安置等问题。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